1928年7月初,土匪军阀孙殿英率领一支军队突袭了清东陵,并炸开了慈禧太后的墓门。抢劫一空之后,他又开始挖掘乾隆帝的裕陵。经过7天7夜的疯狂盗掘,孙殿英终于心满意足地撤离了清东陵。自此,他的名字与“东陵大盗”紧密相连,成为了“民国第一盗墓大案”的主角。
然而,在他纵横盗墓的同时,竟有人在暗中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。孙殿英离开后,那双眼睛的主人却做出了更为令人震惊的行为。孙殿英是东陵大盗,但另一位盗墓者的名字在历史上同样极具分量——他就是“东陵盗圣”,王绍义!与孙殿英盗掘两座陵墓不同,王绍义的行动更加猛烈,他一人盗掘了157座陵墓,几乎将清东陵的珍宝一扫而空。
王绍义拥有一把“万能钥匙”,轻松地开启了清东陵的所有墓门。在短短几个月里,他几乎将这座皇家陵园彻底掠夺。那个不为人知的眼睛主人正是王绍义,孙殿英的“前辈”。王绍义的盗墓事迹,甚至让孙殿英的劣迹黯然失色。
展开剩余81%清东陵的修建始于清朝顺治年间,具体来说,始建于1661年,选择了河北遵化作为陵区,距北京城约125公里。如今清东陵的管理面积仅约80平方公里,但在清朝时,这座皇家墓地的面积曾达到2500平方公里。历时247年,直到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才基本完工。如此漫长的建造历程,意味着清东陵的奢华无与伦比。
在清东陵的墓葬中,共埋葬了五位清朝皇帝:顺治帝、康熙帝、乾隆帝、咸丰帝与同治帝。除此之外,还有15位皇后、136位嫔妃、3位皇子和2位公主的陵墓,合计有161位贵族人物安息其中。这样庞大的陵墓群中,蕴藏着无数的珍宝。尤其是皇帝们生前的奇珍异宝,绝对让盗墓贼们垂涎欲滴。在清朝强盛时期,清东陵设有大量守陵卫兵,确保陵园的安全,因此这片土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安宁。然而,随着民国时期的动荡,清东陵迎来了灾难性的打击。
早在1927年,王绍义便已盯上了清东陵。他是河北承德兴隆人,从小听闻清东陵的种种传奇。王绍义耳熟能详的传说中包括“九龙玉杯”和“翡翠西瓜”等珍品,常常梦想着能一探这座皇家墓地的奥秘。正因如此,年少的王绍义便对清东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他曾自己说过:“从小我就眼馋这座陵墓,想进去挖点宝贝出来。”
20岁时,王绍义加入了当地的土匪团伙,土匪头目马福田是当地的地头蛇,掌控着600多名悍匪。这个土匪团体的暴虐行为使得周围百姓深受其害。1927年,马福田的土匪团被奉系军阀收编,马福田成为团长,王绍义则担任了参谋长。但他们很快得知,国民党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率军剿匪,并且将马福田的部队列为打击目标。于是,为了逃避追捕,王绍义和马福田带领部队撤至河北马兰裕——离清东陵不远的地方。
本来他们打算趁机盗掘清东陵,但就在准备行动时,却突然收到消息:孙殿英率军前来剿匪。于是,马福田和王绍义的计划被迫搁置。更糟糕的是,部队被孙殿英的军队包围,经过一番激烈交火,马福田死于战斗。王绍义趁乱逃脱,藏身在清东陵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中。
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王绍义十分懊恼。原本眼看就能得到心仪的珍宝,结果却被孙殿英这位“东陵大盗”抢先行动。为避免被捕,王绍义与一些残兵逃入附近的山林。然而,他很快从一则布告中得知,孙殿英竟然也盯上了清东陵。布告上写明,孙殿英准备带领军队对清东陵进行军事演习。王绍义心中一凛,他意识到孙殿英此举非同小可,显然是打算盗掘陵墓。
几天后,孙殿英果然带领军队封锁了清东陵。他首先炸开了慈禧太后的墓门,将其中的宝贝抢掠一空。随后,他又挖掘了乾隆帝的裕陵,获得了大量珍宝。但当他准备动手盗掘顺治帝的孝陵时,发现顺治帝生前在五台山剃发出家,陵墓中的棺椁应该是空的。于是,孙殿英放弃了顺治的陵墓,转而盗掘了康熙帝的景陵。
然而,出乎预料的是,景陵的石下沟开始涌出黄色的液体,且越来越多,最终如瀑布般奔涌而出,浸湿了周围的地面。大家看到这一幕,心中都感到一阵惧怕。孙殿英意识到,再继续下去必定会出事,于是决定撤离。经过7天7夜的盗掘,他只抢到了慈禧墓和乾隆墓的宝藏,但也足以让他赚得盆满钵满。
8月14日,孙殿英部队的三名逃兵在青岛被捕。经搜查,警察发现他们身上带着36颗宝珠。之前,这些逃兵曾在天津将其中10颗宝珠卖掉。三名逃兵身上就藏有如此宝贝,足见孙殿英掠夺的珍品之多。由于这次盗掘清东陵,孙殿英成为了人人喊打的“东陵大盗”,并成为民众痛恨的目标。
当时的末代皇帝溥仪得知清东陵被盗后,立刻向蒋介石求助,希望能严惩孙殿英。但孙殿英早有准备,拿出了从陵墓中掠夺的珍贵物品行贿上级,最终不仅未受处罚,反而官升一级。
发布于:天津市嘉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